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支持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发起‘百企千村’活动”,并将此项工作列入中非合作“九项工程”中的减贫惠农工程。
近日,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在京举办“百企千村”活动初期成果发布会暨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安哥拉驻华大使若昂·内图,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长余勇,商务部合作司二级巡视员(副司级)周春林,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执行主席刁春和,世界自然基金会驻肯尼亚首席代表、全球金融实践领导团队成员杰克逊·基普拉盖特,部分中央企业负责人代表,非洲国家驻华外交机构,国际组织,重要对非企业,主流媒体等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发布了《“百企千村”国企力量蓝皮书》,中建埃及履责案例成功入编蓝皮书。该成果在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支持下,以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系统总结国有企业在非社会责任管理与实践经验,全面研究梳理国有企业在非履行社会责任所面临的新要求与新挑战,为中资企业推动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实践样板。
会议现场举行“百企千村”优秀案例表彰仪式。中建八局报送的《聚焦跨文化融合 搭建中埃友谊连心桥》经专家评审,从110家单位报送的339个履责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获评“百企千村”国企力量2022十大经典综合案例。
《聚焦跨文化融合 搭建中埃友谊连心桥》
跨文化融合是每个“走出去”的企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中建埃及创新海外传播模式,积极融入埃及文化环境,充分尊重当地员工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同时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语言提升、职工关爱、专业培训、社会公益、外媒宣传等形式,营造了中埃员工相互尊重、和谐友好的关系,有力增强了埃及民众对中国和中资企业的了解,搭建起了中埃友谊的连心桥,也为在埃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
背景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只有通过跨文化融合,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扩大文化交流渠道、提升理解程度,才能拉紧彼此情感纽带,实现“文化共兴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而中资企业既是重要的执行主体,也是责任主体。作为中埃两国领导人见签项目,埃及新首都CBD工程是一带一路重点区域中的最重要项目之一,致力成为构建“文化共兴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为此,中建埃及分公司从风俗习惯、传统文化、语言等多方面共同开展交流活动,共同开展社会公益,共同成就中埃员工,取得了跨文化融合的初步成效,为推动融入埃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持久的精神助力。
责任行动
文化为基,增进中埃员工理解互动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建埃及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发挥文化相通相融的特点,增进彼此的理解互动,营造和谐有序的企业氛围。
尊重埃及风俗文化。先后在开斋节、宰牲节、非洲妇女节、开罗水周、埃及情人节期间组织相关活动,对当地风俗文化有了更深了解,展现了公司对文化差异的尊重。
注重传播中国文化。先后在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期间开展文化活动,组织中埃员工共同参与体验。其中中秋节期间组织文艺联欢晚会,以中埃文化“混搭”的方式来共度中秋,传播了独具一格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促进了中埃文化的深度融合,让双方员工感受彼此文化的独特魅力。
增进企校文化交流。举办“建证幸福”中华文化日活动,邀请了艾因夏姆斯大学等埃及高校师生来到项目上,体验中国传统美食和中国传统运动,共同表演中国语言节目,不但促进中埃文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传播,还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拓宽属地人才选用渠道。同时通过开展文化营销,提升企业影响力和良好形象。
语言为媒,打破沟通交流障碍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媒介,中建八局在海外项目文化建设上,以提升中埃员工语言能力为目的,创新多种语言学习形式。
策划拍摄爆款语言视频。在海外抖音平台推出中阿双语教学类短视频《我在新首都学汉语》,一经发布就走红网络,每期观看人数突破20万、点赞量近万。轻松活泼的风格不但吸引了众多中埃员工积极学习彼此的语言,还有力提升了海外汉语的传播影响力。
开设工友课堂。安排管理人员每日利用安全教育交底时间,向埃及劳务工人教授工程常用汉语,有力地促进了中埃劳务工人的沟通交流和工作效率。
助力成长,聚焦员工发展成才
聚焦职工培训。中建八局选派优秀埃及员工,参加中非青年工匠交流营活动,通过主旨演讲、座谈交流、实地查看和企业走访等一系列活动,提升了对中国和中国企业的了解。
关爱属地员工。在埃及当地节日宰牲节期间,中建八局前往贫困员工家中进行慰问,接受了中央国际电视台阿语频道的采访报道,受到了埃及当地社会的广泛关注。
公益暖心,彰显中企责任担当
在重阳节期间,中建八局发动志愿者前往当地敬老院开展爱老敬老活动,为老人们送去了生活物资、床单、图书等。活动受到《埃及代表报》、《消息报》等多家埃及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在六一儿童节和世界儿童权益日期间,慰问当地孤儿院、难民儿童学校等,给孩子们送去了生活物资、学习用品和玩具,同时还与孩子们一起开展画画、手工等游戏活动,传递了爱心和温暖,展现了负责任的中企形象。
借力媒体,讲好海外“中建故事”
中建八局着力讲好“中国故事”“中建故事”,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形象,营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先后挖掘中建英雄司机穆忠诚、中埃文化交流的使者玛丽母女、拍摄中式工地婚纱照的海沙姆夫妻等典型海外人物故事。其中以玛丽为主角的微电影《我的故事》登上“学习强国”首页,在中国国际电视台播出,网络观看人数突破百万。
责任成效
先后组织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中埃文化的深度融合,增强了中埃员工的互信共融,搭建起中埃友谊的连心桥。
采用图文稿件、视频、微电影等多种形式,在海外社交媒体、埃及当地媒体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国际频道、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中国国际电视台阿拉伯语频道等中央驻外媒体发布宣传稿件,实现了在当地主流媒体的强力发声,在埃及当地形成了较理想的宣传效果,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