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由公司承建的桂林市新建净瓶山桥合龙,标志着工程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正式通车指日可待。
桂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蒋春华,市政府副秘书长黄锡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刘江帆,桂林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肖笛波,广西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执行总经理王绍举等参加合龙仪式。
净瓶山新桥横跨漓江桥梁及引道全长约1016米,设计时速60千米,双向六车道。项目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交通类重大项目,也是桂林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实施“畅通缓堵”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将承载起桂林市城南和城东的“交通大道”“经济大道”功能,对完善桂林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安全爆破,万无一失
项目为拆旧建新工程,也是中建八局首个实施桥梁爆破拆除的工程。旧桥为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长277米,宽20米。拆旧方面,项目团队采用先爆破桥墩,整体下落后再破碎拆除梁体的方案。但项目周边构筑物、管线情况复杂,桥头、桥尾紧邻居民住房,110kV高压线距离旧桥20米,最小净空仅3米,爆破作业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为确保万无一失,项目团队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会,与海事局、航道局、交警支队等多方联动,制定交通、水电、燃气管制方案。起爆前,项目团队在警戒范围200米内,逐户上门,交底安全注意事项,将人员并疏散至警戒线外,在周边设置22个警戒点戒严。同时,在旧桥梁体安装悬挂护网、使用橡胶包覆爆区、在河岸边设置铁丝网——“三道防护”有效防止爆破飞石伤害发生。爆破完成后,洒水车及时进行喷水降尘,顺利完成拆旧作业。
水中筑岛,攻坚克难
桂林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5月雨季来临时,漓江发洪涨水严重。为避免漓江汛期对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项目团队采用水中筑岛的方式,开启水中墩的桩基施工。结合漓江水域地质情况,采用注浆加固地质与泥浆护壁冲击钻孔,从桩孔至成孔灌注,均用护筒全程跟进保护,确保桩基施工在漓江枯水期、低水位季节快速推进。
新桥共2组水中墩,包括32根桩基、8个墩柱,其中2号水中墩的16根桩基平均长度达50.5米,最长1根达68米。漓江属喀斯特地貌,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桥址处多溶洞和松散卵石层。其中,松散卵石层最厚处达30米,桩基施工时遭遇多次塌孔与埋锤,水中墩承台基坑开挖支护难度大。项目团队及时转变思路,优化施工方案,选定更符合松散卵石层地质的“止水帷幕+钢筋混凝土护圈”方案,在保证基坑支护安全的前提下,可与桩基施工同步推进,且可操作性更强,一举解决基坑渗水、边坡塌方的问题,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最终提前15天,在5月漓江汛期来临前,完成水中墩“出水面”的建设节点。
科技赋能,智慧建造
新建净瓶山桥主桥采用挂篮悬浇施工。挂篮由拉锚杆、受力梁、板材等组成,拼装工艺复杂,施工难度高。项目团队通过基于BIM的挂篮三维模型,进行重点施工部位和关键施工工艺的三维动态模拟。通过三维模型的可视化辅助,拆分每个零部件后,再进行预拼装,提前预演挂篮的施工流程,大大提高了施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