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建八局承建的G322/358南宁至宾阳至黎塘公路第一长隧——龙道村隧道双洞贯通,为全线顺利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G322/358南宁至宾阳至黎塘公路项目全长约89千米,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千米,公司负责三分部、四分部施工,其中,三分部全长约8.9千米,四分部全长约22千米,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南宁市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筑全区优质、快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加速南宁市周边区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龙道村隧道是南黎路全线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隧道内IV、V级围岩占比超过70%,龙道村隧道右洞全长1455米,左洞全长1472.78米,是南黎路项目的重点控制性工程。
科学策划,选址“有诀窍”
项目团队进场后,立即组织全线路大范围倾斜摄影,获取原始地形、地貌等参数信息,导入BIM模型,为湿喷站选址、隧道洞口场布,便道建设提供准确数据支撑,灵活、巧妙克服场站可用地范围严重受限,总体交通条件较差等诸多难题。
智慧建造,履约“加速度”
面对隧道洞口围岩松散、破碎,洞口偏压,隧道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等难题,项目团队多次开展专项技术攻关,精心策划施工方案。
根据不同岩层情况,灵活应用开挖方式,引进车载自动湿喷机、全液压仰拱栈桥、二衬拱顶防脱空监测装置等智能化开挖设备,统筹安排、科学穿插,各道工序及作业队伍,助力隧道掘进效率提高30%。
科技赋能,双超“好拿捏”
隧道内IV、V级围岩占比超过70%,围岩不规则分散间断排布,岩体较破碎、超挖超耗控制难度大,项目团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零容忍”的态度,为精准施策进行超挖超耗治理,进行隧道地质BIM模型模拟,直观展示围岩不规则分散间断排布具体情况,通过模拟地质情况提前进行交底、提示。
搭建智隧三维激光点云处理平台,动态优化开挖参数,实现精细化开挖,对初支、二衬所需混凝土方量进行节超分析,实现精准备料,对隧道的超欠挖、平整度、方量、厚度及全息变形监测开展多终端数据同步管理,确保隧道综合超耗率控制在105%以内,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控制在15%以内,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全息监控,安全“黑科技”
项目积极搭建包括人员定位系统、门禁系统、视频监控定位系统、隧道有害气体检测系统、隧道电话系统、云爆破系统在内的6大系统,形成独具特色的隧道全息监控系统。
动态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及主要设备的作业轨迹,保障信息及时传递,实现隧道全周期零事故、零伤亡施工,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