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苍昭高速项目全线“第一高墩”——73.2米的A匝道3号桥7号墩顺利完成封顶施工,较原计划提前15天,为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A匝道3号桥全长483.5米,主桥墩台共19个。本次封顶的7号墩共浇筑混凝土约856立方米,安装钢筋约160吨。
抢抓窗口期 跑出建设加速度
A匝道3号桥7号主墩位于桂花河支流汇水口,上临既有高速,下临桂花河河道。一旦进入雨季,施工难度极大,为抢抓汛期前的窗口期,项目团队多次召开专项施工部署会,集中力量定点突破,在全线率先完成技术审查工作。
7号主墩总高73.2米,约25层楼高,为保证浇筑连续性及施工质量,项目团队采用液压爬模施工工艺,利用预埋在墩身的高强螺栓支撑循环爬升,既节省施工场地,又减少了模板碰伤损毁,施工工效提升15%的同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垂直运输、混凝土浇筑、结构物养生等复杂问题也迎刃而解。
优化方案 破解高墩拼宽难题
项目新建匝道距贺西高速最近处仅约14米,高墩建设塔吊要具备在大风条件下,能够进行360°自由旋转,且吊臂不得侵入既有高速的条件——对塔吊选型及布置提出了更高要求。
项目团队通过现场实地研讨,召开塔吊布设专题会,邀请专家论证及方案比选,决定论7号墩使用的塔吊型号,在与既有高速互不干扰、保证安全的同时,又可与8号墩共用塔吊,事半功倍,提高施工效率。
严控风险 守护高空作业安全
7号主墩总高73.2米,如果采用常规梯笼上下安全通道,不仅难以保证梯笼结构的安全性,而且会浪费大量作业时间。因此,项目团队选用施工升降机,3分钟以内便可到达工作面,也保障了作业人员上下安全。此外,还将防护栏杆与爬模一体化设置,将防护杆件焊接在模板上,并设置冲孔刚立网,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
针对高墩施工安全风险高难题,项目团队建立健全危大工程台账,强化安全组织保障措施,推行“一法三卡”制等安全管理措施,即事故隐患监控法和安全检查提示卡、重大危险源警示卡、班前教育监督卡,强化高墩施工安全管理。
苍昭高速项目主线全长113.282公里,公司负责三标四分部、五分部施工。其中,五分部主线全长4.48公里,主要控制性工程包含12座桥梁、2条隧道,其中昭平隧道是全线最长的隧道。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广西向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便捷出省大通道,是西部地区通往广东及大湾区的重要过境干线,对促进西部发展、带动沿线经济繁荣具有重要作用。